砂石看似不起眼,但作為混凝土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程項目中耗量巨大。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一批世界級基建項目紛紛開工上馬。然而在珠三角地區,最近一方混凝土的價格最高甚至超過了600元,不論天然砂、機制砂的價格都居全國之首。砂石價格節節攀升的背后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砂難求”,竟導致工地停工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在廣東珠海香洲區的一個工地上,工程負責人王碗定這幾天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讓整個工地暫時停工。因為很多施工原材料漲價,尤其是砂子,不僅價格上漲,司機甚至經常排一天隊,也拉不到貨。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某工程負責人 王碗定
王碗定算了一筆賬,從2020年10月到12月,砂子等各種建材的漲幅都超過了10%。如果按照當初的投標造價來結算的話,現在肯定是干一天賠一天。無奈之下,他只好停掉了一些工程,還有一些實在沒法停的,也放慢了進度。
在珠三角地區,眼下,砂石價格的上漲更是牽動著混凝土攪拌站的神經,一家混凝土公司的負責人沈杰告訴記者,他的攪拌站主要供應廣州白云新機場,以及附近的永九高速等建設工程,平時一天的混凝土產量在1000立方左右,往年到了年底一般會增加到1200立方。
現在攪拌站24小時不停工,一天產出1500到2000立方,才能勉強滿足工地上的需求。盡管混凝土價格也在上漲,但是砂子的價格也節節攀升,而且供應緊張。沈杰不得不用機制砂替代一部分河砂,這樣一來,一方混凝土的價格可以下降10元左右。
但讓沈杰沒想到的是,機制砂很快也成了搶手貨。而河砂又漲價了,不但漲價還缺貨。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告訴記者,砂石價格的上漲,可以追溯到2017年前后。受環保整治影響,導致砂石資源緊張,到2018年,全國大約有1/3的地區出現了缺口。從2019年開始,全國大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砂石骨料供給相繼告急,“一砂難求”成為常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廣東省的采石場數量在1057家,到2019年底,廣東省還在生產的建筑碎石場僅剩392家;在廣州,珠江口原有的5個合法采砂點已經關停4個;48個洗砂場關停了41個;139個砂石堆場碼頭關停了111個。
一邊是很多砂石場在“環保風暴”中陸續被關停,而另一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卻按下了“快進鍵”。在珠三角地區,砂石市場的供需矛盾變得日益嚴峻。記者了解到,2018年底,廣東省河砂價格為190元/立方米、海砂價格為239元/立方米,而到了2019年底,河砂價格上漲到265元/立方米,海砂價格更是高達330元/立方米。此后,就一直在高位運行。
砂石需求巨大,供需失衡的困局該如何打破呢?2020年4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我省建筑石料資源保障工作的通知》,隨著多宗砂石礦權的出讓,拍賣熱度空前高漲。2020年7月15日,外伶仃東海域一個海砂開采權拍賣,起拍價1.578億元,經過了631輪激烈競價,最終,這個海砂開采權由廣東一家企業以62.48億元的價格拍下,資源價格高達198元/方。
這一成交價格刷新了廣東省乃至全國砂石礦權價款紀錄,轟動一時。就在這宗海砂權拍賣的當月,廣東全省的海砂平均價格一度下探到了200元/方。業內人士都希望大宗海砂權拍賣完成之后,能夠迅速形成產能,使市場供應穩定下來。
然而,新的海砂資源的開采,進展并不如丁繼鵬他們期待的那樣順利。推進過程一波三折,2020年12月初,更是傳出了經營方退出的消息,市場的斷檔、空檔期一再被拉長。到12月底,市場上淡化海砂的價格又一次沖向了高位。為了穩定供應和質量,丁繼鵬不得不再次擴大攪拌站的原料倉庫,并且將配方中的機制砂比例提高到了30%。
但眼下,無論是河砂、機制砂,還是淡化海砂,供應都日趨緊張。為了緩解這種局面,最近一段時間,進口砂源也成為了一個香餑餑。
國家十五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 砂石緊張局面一年后或緩解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1月17日下午,在廣州最南端,靠近深圳的南沙糧食散貨碼頭,一艘來自馬來西亞,裝載著5萬噸一類河砂的貨船,正在卸砂。剛剛卸船的這5萬噸砂,還沒到港之前,就早已銷售一空。除了進口砂源會源源不斷進入珠三角,當地的砂石企業最近也是開足了馬力,春節臨近,很多砂石場也絲毫沒有停工的打算。一家砂石企業的負責人賴志光希望,今年石場所有的工人都留在廠里過年。
賴志光看到了市場對機制砂越來越旺盛的需求,計劃在2021年將機制砂的產量提高到500萬噸,并計劃科研攻關,將尾泥中的磁粉分離出來,供應給陶瓷廠作原材料。
按照他們的測算,500萬噸的產能,可以生產35萬噸到37萬噸磁粉,35元一噸的成本,70元左右賣出,可以有一半左右的毛利,產線改造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大約一年半時間就能收回。珠三角砂石市場的供需矛盾,只是全國砂石市場的一個縮影,2020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川、河南等25個省市區發布了未來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大基建正在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引擎。
事實上,如何平衡砂石供需,推動砂石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糾正沒有法律依據實施長期全年禁采的“一刀切”做法,推動機制砂石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河道采砂綜合整治與利用,并逐步有序推進海砂開采利用。
根據廣東省各地市的采礦權出讓公告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8日,廣東省2020年新增砂石類礦權達40個,可謂是規模空前。但是現代化的新型石礦的建設一般需要一到兩年的周期,也就是說,這些產能最快也要一年后才能釋放。
中國砂石協會會長 胡幼奕
半小時觀察:砂石“黃金時代”還需百煉成金
2020年,廣東省安排的重點基建項目超過了1000個,年度投資額達到7000億元。但隨著建筑材料需求的持續增長,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甚至由于階段性的供應短缺,導致部分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受到了影響。
表面上看,砂石需求大、價格高企,整個行業可謂一片“火熱”,迎來了所謂的“黃金時代”,但市場紅火的背后,是多年痼疾的顯現。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砂石開采的管理采用了“一刀切”的簡單做法:只關舊礦,不批新礦;還有些地區新批采礦權的現代化砂石生產線建設尚需時間,因此出現了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空檔期,導致供應缺口較大。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委多次聯合發布文件,推進砂石骨料產業的高質量和健康有序發展,其力度史無前例,砂石行業的發展機遇千載難逢。我們也希望,砂石的“黃金時代”,能夠真正提高“含金量”,讓綠色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底色”,走上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未來5年建筑業大方向定了,10個關鍵詞!住建部等13部門聯合發文
- 文明施工就是安全員的責任?如何做好現場文明施工
- 我國生態混凝土的三大機遇與六大“亮點”
- 我國預拌混凝土產業正在實現轉型突破的三大特征
- 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需要具備的管理素質
- 這才是不能向混凝土里“加水”的真正原因,看完再也不隨意的加水了!
- 資料員整理施工技術資料的常見問題,快掌握!
- 清水混凝土結構?
- 事故現場逗留、圍觀?看看這后果!
- 這才是不能向混凝土里“加水”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