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礎性原材料,建材業上半年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價格水平有所回升、經濟效益顯著增長。但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建材業的短板還不少,產能過剩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產品綠色轉型、新型建材升級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可喜的是,行業企業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各種嘗試努力正在逐步實施中——
升了,升了!
這是上半年我國建材工業經濟運行的大特征。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出廠價格一季度連續下降,二季度以后開始回穩。1至5月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平均出廠價格同比增長4.0%;5月份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13.6,環比持平,同比增長3.5%,整體價格水平有所回升。
作為基礎性原材料,建材業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半年生產運行總體平穩、價格水平有所回升、經濟效益顯著增長。
過剩產能需進一步壓降
從上半年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建材行業幾大細分市場表現都不錯。
1至5月水泥利潤650億元,同比增長32.7%,銷售利潤率17.7%,水泥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預計達到800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幅高達738%。
土砂石開采、耐火土石開采、水泥制品、建筑陶瓷制品、衛生陶瓷制品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5%、39.6%、35%、26.3%、34.5%。6月份以來,全國多地砂石骨料價格更是持續呈上升態勢。
成績得來不易,但同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一樣,當下產能過剩仍是困擾建材業發展的大問題。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認為,我國建材行業的工作重點是調結構,一個是去產能,一個是補短板。這兩個問題做好了,行業穩增長就有了支撐和希望。去產能的關鍵是不再新增和淘汰落后,這既是調結構的關鍵,也是經濟效益增長的關鍵。
從細分行業看,產能過剩情況依然存在。比如玻璃行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以來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局面并未改變。2018年,中國平板玻璃庫存累計同比增長39.4%;2019年一季度,平板玻璃累計庫存同比增長31%。玻璃庫存高企局面下,廠商積極壓價去庫存,導致玻璃價格持續下行。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張佰恒認為,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不容樂觀,一方面是去產能、補短板、調結構等共性的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是下行壓力不斷增大,需求減少、產量增加,造成供需矛盾突出、企業庫存增加,平板玻璃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應該看到,近年來國家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力行業去產能、調結構。但去產能不可一蹴而就,它將是建材業今后一段時間內始終努力的方向。
發展新興建材補短板
如同“木桶效應”,我國建材業要想實現脫困發展,關鍵在于如何補足短板,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補短板,一方面是要發展新興產業,另一方面是加大綠色建筑材料的生產和應用。喬龍德認為,要發展新興建材,推進綠色建材生產與應用,發展高端產品,使新興建材總量和比重不斷增加,真正實現建材行業結構調整。要研究開發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等基礎材料,包括優質傳統建材改變功能、性能,成為新興建材產品。
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建材集團,就在新材料、新產品研發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用途廣泛的新材料業務已經占集團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與水泥、國際工程服務三分天下,中國建材集團已不再是單一的“水泥大王”。
為更好滿足行業轉型升級,一批建材企業正在持續推動產品品種結構調整優化。在第六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