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變思想觀念,更全面地做好試驗工作
我國水泥基混凝土的大量應用由8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程了,從初始簡單四組分的組成,即水泥以建筑施工使用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和預制構件使用的礦渣硅酸鹽水泥為主的水硬性材料,細骨料均為天然砂,粗骨料包括有卵石(含碎卵)和不同巖礦山碎石,拌和使用的水以潔凈水為主。
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到現在較為復雜的多組分,即膠凝材料中的水泥功能更全的水硬性材料,其他膠凝材料中具有水硬性或火山灰性質或非活性但具有明顯結構性質的細粒粉體料的摻合料;細骨料的范圍也拓展了,包括有天然砂和人工砂,粗骨料變化不大,基本還是以粒徑大于5mm的固體顆粒,只是從環境保護和資源整合要求出發增加了不同巖礦的尾礦,而拌合水包括了潔凈水、中水和回收水等等。多組分中變化比較大的就是使用了具有改變拌合物性能或硬化后結構性能或結構壽命期內環境因素的使用要求且具有化學性質的外加劑材料,使得組成水泥基混凝土的材料的組分超過了六種,表面看使用的材料變的多種類了,但從結構受力和建筑壽命期內質量保證的要求來看,應該是由簡單的抗壓強度設計要求變為更加關注結構耐久性技術方面的實際現狀。這些材料的使用變化,對于硬化后的混凝土結構會變得更加復雜和不確定性了,因此配合比設計工作也就不是簡單地將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搭配的技術,而需要與時俱進將配合比設計從初始的使用材料復試后基本性質的已知,轉變成通過試驗試配結果可以滿足混凝土結構需要的、可知的一個整體技術與技藝管理的過程。
2. 技術創新應避免“從眾思維”
混凝土是一種應用性結構性材料的統稱,嚴謹的專業理論支持是首要的,同時也不可能離開經驗的支持,而實際的結果更會推動理論水平的升華,就如同規范或標準,隨著社會的發展會有滯后性,但是基本原理或原則規定一定是正確的。
水泥基混凝土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不能說由于材料的某些品種增加了,就完全否定了水灰比的科學概念(小竅門代替不了范式轉換)。行業中的科研技術人員一定會尊重基礎理論知識的貢獻,不會站在社會發展現狀去完全否定以前的技術,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不存在萬能的一蹴而就方法?;炷恋纳a是一個與實際經驗有密切關系的技術管理過程,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所組成的基礎性材料的基本特性后(復試結果),通過合理的比例與試拌,各項指標都應滿足預計要求的綜合技術的體現,絕非僅是評價單一的拌合物狀態就能確定的配合比技術,尤其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基本的保證。